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将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定为“博物馆、可持续性和美好生活”,强调了博物馆在增进人的福祉和推进社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将博物馆与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及社会的团结包容结合起来,并指出博物馆能够创造连锁效应,促进积极变革,对于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美好生活具有关键性作用。
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最新数据:我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去年全年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接待观众5.78亿人次,是当之无愧的博物馆大国。而在不久前的“五一”假期里,一座座博物馆成为文化旅游目的地中的“顶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
4月28日,第五届创意设计新锐奖优秀作品展在深圳南山博物馆开幕,评审团从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意大利都灵、南非开普敦、阿联酋迪拜等25个创意城市的5000余件作品中甄选出70余件获奖及优秀作品,向观众展示如何利用可持续的设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探索如何通过设计驱动经济、产业、社会向绿色转型,如何让我们生活的城市变得更环保、更宜居,社会变得更和谐,发展变得更具可持续性,以及让人类生活变得更美好。
5月17日,《艺术新闻/中文版》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主题论坛“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邀请中外博物馆与艺术项目的领导者以及对于环境与生态问题进行研究与创作实践的艺术家,以“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为题展开对话与讨论。一同探讨博物馆如何通过教育项目、展览内容、社区活动和研究等方式,创造连锁效应,促进积极变革,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自身的机制变革上,博物馆如何在自身的运营、管理上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艺术家如何通过社群介入与创作实践,为可持续的未来注入行动与思想的活力。
跨越时空的文物之旅
博物馆是时代与历史的镜鉴,记录着历史,也引领着未来。博物馆里的精美文物,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身份和精神传承。从河姆渡出土的炭化稻谷到大汶口文化猪形陶鬶,从商周时期精美非凡的青铜重器到汉代的金缕玉衣,从“一页宋书一两金”的传世古籍到清代圆明园的十二兽首……我国数千座博物馆的浩瀚馆藏,让观者穿越中华文明发展的不同时空,直面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延绵不绝的伟大与壮丽。
在河南自然博物馆内,就有这样一张展板,将地球的46亿年压缩到了24小时。一直到5时后,也就是38亿年前,最早的生命才出现。在此之前,没有生命的地球,可谓“万古如长夜”,也是黎明前的黑暗。而人类文明开始,5000年前,换算到24小时之内,则是23时59分59.9秒以后的事情了。当我们穿行于静默无言而又细述万千的瑰奇文物之间,仿佛能倾听到博物馆在诉说: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是辉煌灿烂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它在当下的传承者、守护者和创造者。
环保与艺术的交汇之处
垃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产物,自人类开始聚居在一起,就面临如何处理垃圾的问题。追溯回六朝时期的都城建康(今南京),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百万的城市,生活在其间的人们早已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
南京长江路上的六朝博物馆的藏品向我们展示了六朝便已有垃圾定点集中处置。据六朝博物馆的志愿者介绍,这些动物骨骼是在建康城颜料坊遗址中考古发掘出来的,是六朝时期建康城居民遗留下来的生活垃圾。“别小瞧这一根根骨头,却能反映出古今垃圾分类思想的碰撞与延宕:六朝人垃圾回收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体系管理下,仍得到了较好的延续与呈现。”
废弃的吸管、可乐瓶、衣服、塑料袋可以用来干嘛?艺术家们用他们的创意和心灵手巧,将它们变成了一件件博物馆里我们常见的“国宝”。2022年3月在三峡博物馆展出的包括“虎钮錞于”“鸟形尊”“梵高在你我家”等在内的56件低碳艺术作品,为观众们开启了一场有趣的碳中和艺术之旅。
据展览策展人介绍,展览通过再生、艺术、沉浸式体验,将低碳环保与艺术创作巧妙结合,使展览的历史性、艺术性和科普性融为一体,在传播树立生态环保理念的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艺术的美感享受。
博物馆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也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从历史到当下,从今天到明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我们每一寸奋斗的足迹都将凝成时代的精粹展陈于后世,把中华民族千古一脉、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传递下去,告诉后人——美就在那里……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